首先試做"酵母司康" 用酵母粉取代泡打粉 還經過二次發酵過程 唯一好處是不用甩打麵糰

由於今天是有點實驗性質 我全程都丟食物調理機去攪拌(之前除了用手之外 還曾經在麵粉跟奶油混合過程中用調理機攪打10-15秒 但拌合液體部份都用手拌勻) 結果今天得到有點慘痛的教訓

操作過程中...因為液體也加入調理機中攪拌 造成靠近攪拌棒的麵糰比較濕黏 但最上方的奶油麵粉卻還是乾乾的 後來連取出都很麻煩... (因為液體會往下沉 但粉類多 導致麵粉有的被擠在最上方吃不到液體) 所以只好花時間慢慢把底部的麵粉刮出來....整個麵團也太過濕黏 所以建議要全程用調理機的三思...後來我在別的格友那邊有看到類似操作說明 它是建議要用"瞬間打法"(邊打...邊停,利用馬達瞬間轉動的爆發力..來慢慢拌成團)
另外ㄚ!我今天還實驗性的把果乾也一並放進去調理機攪拌 哇哩!!還是一個"慘"字形容(酵母版的 我是事後用手拌勻進去)
泡打粉版本(如下圖)就是全程調理機操作 外加表面是塗全蛋液 但好像塗太厚 烤出來超醜(酵母版是用奶粉加水攪拌成牛奶塗抹 顏色比較淡) 這邊還有一個插曲花絮~
我最近還烤了戚風蛋糕 這個蛋液是做蛋糕要使用的蛋 但敲蛋的時候 意外發現是雙蛋黃ㄟ 由於戚風講究蛋黃跟蛋黃數量 所以就先把這顆蛋冷藏起來 想說做麵包剛好可以塗抹 難道是因為雙蛋黃太"補" 補到表面都顏色不均?
除了有雙蛋黃之外 還打到一顆"處女"雞蛋 為何說處女呢? 因為雞蛋"落紅"了


好哩!言歸正傳...回頭再說司康ㄅ!
你發現了嗎? 泡打粉版本 因為果乾和所有材料都丟進去調理機攪拌 導致果乾切的太碎了 連帶影響麵包體的視覺觀感 我自己是覺的 維持比較大顆粒的果乾 口感較清爽柔軟 太碎讓人有種吃糙米的FU~ 也提供大家參考!! 不過 我也有多打了一下 所以才會這麼碎吧!!
至於 酵母司康跟泡打粉司康口感上差別
我個人是覺得酵母司康 除了外型跟司康類似之外 口感上 就是"麵包"咩! 有點微細差別 但我也不大會描述差在哪裡 我自己比較偏好泡打粉司康口味 但我老弟覺得酵母版的比較濕潤好入口.
此外 以時間上而言 泡打粉司康比較省事

不過 說到省時間 carol老師配方建議大家把材料都先冷藏30分左右 避免攪拌時加速奶油融化 但我看幾個前輩的版本也有人 沒冷藏 直接就攪拌完成的 下次有機會再來試看看口感差異? 應該是差不大?(因為現在天冷 比較不怕溫度過高問題)
好哩!!這次實驗的下場 就是我又要自己努力消化這堆作品了 我的體重阿....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